查看原文
其他

禁区何为禁?因为法就是底线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户外旅行家 Author WCS

核心区,缓冲区、试验区。


三个词语,大部分人比较陌生。对于跃跃欲试“穿越”自然保护区的户外爱好者们,理解三区,便是爱之必以其道:保证行程万无一失的同时,不打扰所要感受的自然。但事实是,保护区内仍能看到大量穿越车队留下的车辙、油桶、垃圾。去年年底,徒步穿越者刘银川穿越无人区时失踪,开展搜救无果。


核心区和缓冲区,是旅游活动的禁区。穿越,触犯法律。


对此,“户外旅行家”与WCS西部项目主管进行了一场内容丰富的访谈。


 (查看红外相机 左:WCS西部项目主管 梁旭昶,右:萨金队野保员 塔杰)


:羌塘无人区的大致范围?这个范围的地理特征?气候特征?


答:多说几句。“羌塘”,地处青藏高原腹地,是欧亚大陆的最高阶,但并非具体的行政概念。如广大户外爱好者所知,其藏语意为“北方的空地”。大体说来,它包含冈底斯、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,以及昆仑、可可西里山脉以南的辽阔区域,面积大约70万平方公里,差不多等于德国、英国、再加一个冰岛。其中,坐落着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,是世界第二大陆地自然保护地。



与世界绝大多数区域相比,整个羌塘人口密度很低。301省道以北,人烟更加稀少,也常被指做狭义的羌塘,或者羌塘无人区。事实上,人类活动依然广泛存在于这里,少量牧民仍长期生活在北纬34度附近的部分区域。北纬34度向北直抵新藏边界,或许更接近所谓的“无人区”概念。


我就泛泛地说“北部羌塘”吧。


大致说来,这里地势西北偏高,东南偏低,低山缓丘与湖盆宽谷互相间隔。平均海拔4800米左右,是青藏高原内海拔最高、高原形态最典型的区域。


北部羌塘少数海拔6000米以上高峰(如阿木岗日、木嘎岗日、阿鲁雪山等)有小规模大陆性冰川。暖湿的印度洋季风很难照顾到这块北方高地。北部羌塘寒冷而干燥,年均气温0度以下,最低温低于零下40度;年降水量50-300毫米之间。常年大风,日照极强,远高于同纬度区域。



:这样的地理气候特征,决定了羌塘的生态有哪些特点?生物的多样性?顽强性?脆弱性?


这里很大程度上依然留存着完整而健康的高寒草原与荒漠生态系统。依水土气候条件不同,在北部羌塘的大部分区域,苔草属、针茅属、嵩草属、以及矮灌木比较常见。由于气候、土层、日照、地表水、冻土变化等因素,这里植被通常比较稀疏,地表盖度很少超过30%。不过,这里依然是世界罕见的野生动物乐土。


以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,除去湖泊、冰川、及植被线以上的高地,保护区内大约88%的区域有着潜在的野生哺乳动物生境。经过漫长的进化史,羌塘的野生动物高度适应氧气稀薄、季节性强、草食稀疏且营养含量低的自然环境。它们中的很多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,并且在羌塘数量大,分布非常广泛。


比如藏羚羊,根据中外科学家数十年持续的研究,四大迁徙种群中的三个分布于中北部羌塘。而人们仅熟知青海可可西里的种群。除了审美意义,动物迁徙还对生态系统产生全方位的影响,比如提升植被生产力、促进营养物质循环。正如角马之于东非大草原,无数代藏羚羊的季节性大迁徙,勾勒出今日羌塘生态系统的轮廓。


再比如野牦牛。历史上,野牦牛的分布范围要比现在广阔得多。甚至五六十年前,青海东部的年保玉则还有它们的身影。曾经猖獗的打猎和拓荒,将野牦牛压缩到无人区及周边地带。如今,野牦牛主要分布在从羌塘到可可西里的无人之境;无人区之外,还有许多孤立的小种群,被包围在家畜的海洋中。由于人类干扰较小,北部羌塘已经是这个物种最主要的栖身之所。



:羌塘生态环境的现状?动植物现状?濒危性?


:总体不错,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保护的最好的区域之一。


1、生态系统仍相对健康、原始,野生动物分布广泛、数量众多、结构完整。


2、在整个巡管执法体系努力下,商业盗猎活动几乎绝迹。


3、广大老百姓知法、守法,自治区也建立了大范围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体系。在高强度的人兽冲突背景下,当地报复性猎杀却很少。


(牧民召开集体大会,筹建社区保护地 图右:WCS西部项目主管 梁旭昶)


不过,远非高枕无忧。威胁在以另外一些形式体现。


首先,气候变化。羌塘是全球气候变化幅度最显著的区域之一,变暖速度是世界平均速度的2倍左右。气候变化已经并正在对羌塘关键生态资源的分布、数量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。冻土消融、冰川退缩、极端天气增加、植被结构和生长周期出现变化。


这些会对野生动物产生综合影响。比如,野牦牛目前适宜的季节性栖息地,49%-98%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消失。放到整个青藏高原的尺度上,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,55-68%的有蹄类可能局部濒危,4-7种全面濒危。


其次,经济社会发展。藏北牧民社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差不多为年均1.5-2%,差不多是全国均速的2倍多。事实上,50年来,因为社会经济发展,牧业活动的北线在羌塘至少北移了近200公里。越来越多的围栏建在水草丰美的地方。


路网在发展。与此相随,传统牧业之外的经济活动也在发育。简单说来:以前没人的地方,现在人多了。以前骑马走的地方,现在开车跑。


问:野生动物的主要种类?攻击性怎么样?对户外穿越者可能存在哪些威胁?


答:以大型哺乳动物为例,比较常见的食肉动物有狼、棕熊、、藏狐、赤狐、雪豹、猞猁、兔狲,食草动物有藏羚羊、野牦牛、藏原羚、岩羊、盘羊、藏野驴。野兔、旱獭、属兔到处都是。


先说攻击力。这里任何体型大于狗的野生动物真要攻击你,恐怕你都受不了。我救助过后肢受伤的公藏羚羊,即便它站不起来,我也得非常小心。


再说攻击性。你再瘦弱,两条腿立在那,对它来说也是可怕的。野生动物不像我们,气不顺时会找茬;它们是能躲就躲。狭路相逢保护孩子的母熊,或者一大群饥饿的狼,也许会造成问题。不过,你在城市里亲临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估计更高。



户外穿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?除了羌塘徒步骑行外,自驾穿越合法吗?哪些线路允许穿越?哪些不允许?


感想放在后边,这里谈事实。


第一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》第十八条,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、缓冲区和实验区。自然保护区核心区,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;特别情况除外,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。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,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。


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,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、教学实习、参观考察、旅游以及驯化、繁殖珍稀、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。


刘银川的计划路线,自南向北纵穿羌塘保护区实验区、缓冲区、核心区,明显违反保护区管理条例。类似,之前所有的“成功”穿越活动,均涉及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,因此都属于违法行为。显然,在这个层面上,自驾穿越是同一个性质。


其次,谈生态影响。


早在上世纪70年代,美国科学家便开始研究越野机动交通工具对环境的影响。举个例子,Webb及其同事(1978)发现,越野机动交通工具的使用促使土壤侵蚀速度加快、表层强度增加、土壤湿度、温度、养分变化。


土壤性质的这些变化增加了土壤侵蚀潜力,限制了种子萌发,减缓了植被自然恢复。西藏阿里地区的实地研究结果与之呼应:临时道路在中度干扰条件下,植被群落生产力下降显著,地面生物量仅为原始群落的50.97%。同时,植被和表土的破坏,使得植被生长的养分和土壤中的天然种子库减少,大大阻滞植被的恢复进程。


而在保护区里,我见过大量穿越车队留下的车辙、油桶、垃圾。


我也见过穿越车队拍摄的野生动物照片。从拍摄距离和动物行为神态判断,车辆追逐行为普遍存在。在那些仅存不多的荒原上,留下车辙和垃圾,打扰原始的环境,不但不牛逼,其实挺low的。


你在前边跑,我开车追。你以为我要干掉你,你觉得这会对你会产生什么影响?



:作为一个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人员,您如何看待羌塘禁止穿越户外运动?您对户外爱好者、喜欢羌塘的户外人士有哪些建议?


个人意见,欢迎讨论


作为成年人,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首先需要遵守一些底线。


法就是底线。


不能因为你有某种爱好,那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就不重要,就可以破坏。隔壁老王喜欢你家房子,可以随便进来就住些日子?军事爱好者,可以没事去军事禁区里溜达?


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、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、陆地水域或海域,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。它的分区模式和管理规则,也不是中国自己的发明。现在全世界的保护地,很多都采用核心区、缓冲区、试验区的“三区”体系。之所以分区,就是为了区别管理规则,促进严格保护与发展、教育、旅游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综合实现。


核心区和缓冲区,就是旅游活动的禁区。


世界那么大,高原那么大,羌塘那么大,禁区那么小,何必呢?我真心认为,大部分参加穿越活动的人士打心眼里喜爱自然。自然就在你的身边。亲近自然、回馈自然的渠道很多。就算什么也不想做,不去核心区、缓冲区,就是对自然起码的尊重。今天,人类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够多了。野生动物有一块安安静静的地方待着,不容易。


关于徒步骑行穿越的同学,我其实非常佩服。


不过,早已不同于19世纪末、20世纪初的羌塘探险年代,现在走完这些“线路”,不大可能给世界带来新的知识。而且,那么多人也都走过了,“好玩度”打折。如此能力、毅力、勇气,我真心觉得,换换方式,除了为自己留下经历,可以为自然做得更多。



:从刘银川这次穿越的季节选择和线路规划,以您对羌塘的了解,怎么看?您觉得他的状况会怎么样?


关于季节选择:大冬天,这么冷。能力、装备、心态、运气,一个都不能少。关于线路规划:前边说过,他如果按照规划的线路行进,属于违法。


但不论如何,还是真心希望奇迹。



您认为,户外爱好者在感受户外的美好的同时,怎么才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?


谦卑再谦卑,量力而行,计划周详。



通过这么多年在羌塘这么艰苦的环境里做野生动物保护研究,您的感受、体会有哪些?


答:在羌塘,生活和工作比我辛苦的人太多了。


每个人做事,总会有理由。能够为羌塘的野生动物和栖息地做点实际的工作,我很幸运,也很骄傲。




(本文首发于“户外旅行家”公众号,文章有删改。)



WCS西部项目更多文章:

藏北羌塘:留给下一个千年的遗产

雪豹:游走在世界屋脊之巅

为了一个物种的生存,总统站在台上,他们站在街头

WCS放映厅| 天生巨星兔狲专场献映



We Stand For Wildlife ™





 

野生生物保护学会(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, 缩写为WCS)成立于1895 年,原名纽约动物学会,是美国及世界最早成立的自然保护组织之一。


我们的使命:WCS(wcs.org)通过科学研究、保护行动、教育和启迪人类珍视自然,以保护野生生物及自然栖息地。


WCS总部设在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(Bronx Zoo),在60多个国家开展全球保护项目,覆盖了世界范围内的海域,管理纽约市的五大野生动物园,每年吸引400万人到此参观。WCS将先进科研与实地保护、动物园系统、水族馆管理相结合,来完成保护的使命。


目前,WCS中国项目(wcs.org.cn)针对东北虎、雪豹、藏羚羊、野牦牛、扬子鳄等关键物种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,并且致力于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、遏制野生动物制品消费需求。


微信号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